慢性B型肝炎治療

近十年來,病毒性肝炎的進展在於慢性B型和C型肝炎的治療,這兩種慢性疾病的發作與病毒及宿主之間的細胞免疫系統有極為密切的關係,針對這兩種慢性肝炎有許多新的藥物相繼出現,目前主流的藥物為免疫調節劑與抗病毒藥物,先來談談B型肝炎。

全世界至少有5%的人口是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帶原者,而其中約有75%分佈在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台灣是B型肝炎的高度流行區域,約有15%到20%的人口帶原,且有80%到90%的感染率,這些B型肝炎帶原者是罹患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高危險群。在台灣地區的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長年高居第一位,而肝癌是男性惡性腫瘤的首位,是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約佔所有癌症死亡的五分之一,而肝硬化也佔十大死因的第六位,可見肝炎對於國人健康影響之巨。

根據陳定信教授長年對於台灣地區B型肝炎自然病程的研究報告,帶原率與感染的年齡有關,早期的研究顯示,孩童時期來自母親的垂直感染特別容易形成慢性肝炎,青春期之後的水平感染較能夠激起免疫反應,急性肝炎之後也較不容易形成慢性肝炎。

基因學的研究也指出,孩童時期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感染B型肝炎之後病毒的基因會崁入肝細胞的基因中,長期潛伏在肝細胞中,使得病毒順利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青春期後免疫系統開始發揮功能,對於異常的肝細胞產生毒殺作用,此時病毒雖然部份被清除,但是肝臟也損失不少細胞。臨床上出現一次又一次的肝炎發作,伴隨肝功能異常,少數患者會有輕微黃疸。若病毒被成功地廓清,e抗原會轉為陰性。在這個過程中,肝臟因為持續發炎,有部份患者會出現纖維化的瘢痕組織,這種組織長成結節後,就成為肝硬化的病變。廓清期之後,殘餘在肝細胞基因中的病毒基因仍然會不斷製造病毒顆粒,最後常導致肝細胞基因毀損,修補機制若無法及時修復基因,往往使得肝細胞癌化。

慢性B型肝炎除了要定期追蹤肝功能的變化之外,胎兒蛋白(AFP),超音波掃描也是相當重要。大多數的患者僅需要追蹤而不需要進一步治療,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慢性B型肝炎必須用藥物加以控制。按照病毒感染的動力學,理論上在感染初期及早治療,可以減少後來演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機率。

目前對於慢性B型肝炎的患者,只要血清ALT值高於正常上限的2-5倍、e抗原為陽性,就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的目標有幾項:肝功能恢復正常、e抗原消失轉為陰性。

目前核准用在慢性B型肝炎的抗病毒藥劑有肝安能(Lamivudine)、肝適能(Adefovir)、貝樂克(Baraclude)、喜必福(Telbivudine) 等。請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