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Nov 26, 2012 10:32:42 AM
美食當前 當心痛風
每年秋高氣爽的季節,許多人都會盡情享受海鮮大餐,烤肉飲酒,然而一夜過後卻發現身體關節突然產生劇烈疼痛和腫脹,原來這就是「痛風」急性發作。
一、痛風的病因與症狀
痛風俗稱「帝王病」,與體內尿酸過高有關,主要病因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一、體內「普林」代謝異常;其二、腎臟排除尿酸的功能出現障礙。這兩種病因的結果均導致血液中尿酸過高,但這並不表示一定會發生痛風。當誘發因子出現,如天氣變冷、或大量飲酒、享用海鮮大餐之後,尿酸鹽結晶大量沉積在關節內,引起急性的發炎反應,造成關節劇烈疼痛、腫脹及變形,這時才叫做痛風。
單一關節炎為痛風的常見症狀。一般來說,初次發作的痛風,通常只侵犯單一關節,尤以下肢關節為主,特別是侵犯大腳趾關節,急性發作時「痛起來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要注意的是,單一關節炎在臨床上和感染性關節炎症狀十分類似,都有紅腫熱痛的症狀,確定診斷要靠尿酸檢查和關節液的抽取分析。慢性痛風所引起的關節炎,常可在皮下組織、關節、或膀胱發現「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風關節炎而致關節變形,沉積在腎臟則影響腎功能。
哪些人特別容易得到痛風?是由於下列的危險因素:
遺傳和體質。由於痛風有遺傳及家族發病的傾向,若父母親當中有痛風及尿酸過高者,其子女發生痛風的相對危險約為一般人的十倍。
性別。男性較女性易患痛風,但女性停經後痛風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年齡。以往痛風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人,但近年來由於營養過剩,痛風病患有年輕化的趨勢。
肥胖。也是一個痛風的危險因子,體重過重的人,通常容易合併有高尿酸血症。
高普林飲食型態。過量飲酒,均會升高尿酸值而增加患痛風的機會。
痛風預防保健的要領
預防重於治療,防病於未發生之前,是養生保健的最佳策略,茲列舉痛風預防保健的要領提供各位讀者參考:
痛風好發作於天氣寒冷的冬天,因此有痛風體質的患者,出門需要注意保暖,特別是手腳四肢的末梢血液循環,也要準備溫開水,預防痛風的發作。萬一還是發作,應立即就醫檢查治療,以免尿酸過高傷害關節和腎臟。
痛風也會發作於夏天,通常是因為流汗過度所致,因此有痛風體質的患者,夏天要比平常多喝開水並且避免日曬。
運動方面,短時間內劇烈運動會大量出汗乳酸快速堆積,導致痛風發作。反之溫和的有氧運動有助於尿酸的代謝,例如長距離的步行運動,練八段錦,太極拳等皆有助益。運動過後宜適度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應避免快速減重,以免因身體組織快速分解,而產生大量尿酸、酮酸引起急性發作。
飲食方面,應儘量多喝水,每日至少應飲用 2000 毫升以上的水份,幫助尿酸的排泄。可可、咖啡、茶的代謝產物不會堆積在體內,適度的飲用可增加水分的攝取,加速尿酸的排泄。高普林食物應盡量避免,例如牛肉、 豬肉、動物內臟、雞鴨肉、海鮮、肉汁或肉湯(例如:滷肉汁、火鍋湯、雞精…等)、蘆筍、乾香菇、酵母含有大量普林,應減少攝取頻率及攝取量。酒精在體內會產生乳酸,影響尿酸的排泄,要避免飲用,特別是啤酒。過多的脂肪會抑制尿酸的排泄,因此烹調用油要適量,建議採用低油烹調方式,例如蒸、煮、烤、滷、涼拌等,避免油煎、油炸食品。
痛風合併長期的尿酸過高要視為慢性病,必須諮詢專業醫師的建議並且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避免長期尿酸堆積破壞腎功能和四肢關節。